雅茗居茶叶论坛
 

小村庄里淘新闻

小村庄里淘新闻

位于我县清河乡文岗村的沙沟自然村,是一个住着65户居民、326名人口的回民小村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村子,却承载和见证了我省电力发展的一段特殊历史记忆——2006711,河南省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特殊的经历不仅给原本偏远落后的沙沟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得名不见经传小村庄成为了一座“新闻富矿”:五年时间,我们围绕沙沟村做文章,先后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作品30余篇。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在小村庄里淘新闻的呢?


2006年春天,河南省拉开了在全省农村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的序幕。说实话,作为县局机关工作者,当时我们对农村无电户的了解也非常有限,3月初,在基层供电所同志的引领下,我们走近了农村的无电农户。“无电户”大多零星地分散在各个村落里,只有沙沟村是个例外。我们走进沙沟的时候刚好下过一场春雨,到处湿滑泥泞,仿佛地上伸出了无数双手拽着了人的脚板一样,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村主任许自保带着我们串了几户农家,大家一听说是“上头”来给办电的,眼睛里立刻放出了光:“真的吗?俺也能使上电吗?”然后就开始述说无电的苦衷。如果不是亲历,怎么也无法让人相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竟然仍有人每天守着煤油灯过日子,他们为了能够看上电视节目要结伴到两公里外的乡里去,外村的姑娘因为没有电不愿嫁到沙沟村,最基本的电灯照明却成梦幻……看到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沙沟村教科书般特殊的境遇,很快因为即将开展 的“户户通电”工程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之后的一些日子里,省市县的各级领导相继走进沙沟……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我们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里的新闻价值,就及时和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联合,在市级新闻媒体发表了第一篇稿件《沙沟村民急盼电》。当年4月,方城县电业局为了帮助沙沟人彻底走出贫困,发动全局职工自愿捐款4.8万元,为该村建起了一座通往村外的拱桥,村民把这座桥命名为“电力金桥”,我们的第二篇稿件《电力架起“连心桥”》也很快发表在了《南阳日报》上。


历史最终把机会留给了沙沟:2006711,河南省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启动仪式在沙沟村隆重举行。那天,河南省和南阳市的各大主流媒体记者20多人汇聚小小的沙沟村,河南省经济广播电台还对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这让常年从事基层新闻工作的我们打开眼界,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抢新闻”的真正含义:“长枪短炮”一窝蜂似地追随着同一个新闻焦点,记者们的敬业精神让人非常难忘。由于各个媒体派出的都是一线记者,发生在眼皮底下的这场重大事件过后,我们仅在《南阳供电》杂志发表了一篇千字通讯。


热热闹闹的启动仪式渐渐冷却下来以后,我们却在策划着下一步将如何继续在小村庄里淘新闻。2007年元月刚过,我们就再次来到了沙沟村。眼前的一切让人匪夷所思:通电、通路之后的沙沟村不仅依托五眼机井发展起了10余个蔬菜种植大棚,村民沙国伟还在村头公路旁建起了小辣椒交易市场,2006年收椒旺季时,交易市场的交易额就达50多万元。同时自筹资金办起了黄蒿素加工厂,从当地十分普通的野生植物黄蒿中提炼黄蒿素,经营半年实现纯收入1.5万元,成为全村的致富带头人。村民蔡新英大娘指着家里的冰箱、彩电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小孙子天天教我,可我到现在还不会使呢。” 村委会主任许自保掰着指头告诉我们:“自从有了电,大伙儿就没闲着,收了辣椒收黄蒿,眼下正忙着做粉条。下一步,俺几个还打算再建两个育种大棚,扩大村里豆角、西瓜的种植面积。电力有了作保证,俺村一定要变成致富带头村。”看到这一切,我们立即撰写了《通电半年 增收十万  户户通电为沙沟村按上“致富马达”》一稿,很快被《国家电网报》、《华中电力报》和《河南电力报》同时发表,并被《国家电网报》评为了“现场新闻”二等奖。


沙沟虽小,可沙沟的意义重大。一连串的成功让我们尝到了在这个小村庄里淘新闻的“甜头”。2007年春节,我们又一次来到沙沟,和刚刚用上电的回民群众同过第一个“有电的春节”,回来后写出了《有电的春节亮堂堂》一稿,被《河南电力报》采用。沙沟村作为全省“户户通电”工程的启动地,其实仍一直被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关注着。之后,省市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到沙沟村录制、采访新闻,我们一方面积极协同做好配合工作,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求着新的写稿思路,试图从沙沟这块“荞麦皮”上挤榨出更多的“新闻油水”。实践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几年下来,又先后围绕沙沟做文章发表了10多篇新闻稿件。


2010年底,《河南电力报》副刊设立“我说‘十一五’”专栏,要求作者回望五年来走过的路程,盘点身边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我又一下子想到了自己五年多在沙沟村淘新闻的难忘经历来,并根据编辑的要求,选取在沙沟村蔡新英大妈家见到她老人家一直保存着一盏煤油灯的事,撰写出了《最温暖的印记》一稿,成为了该栏目发表的开篇之作。


回望这些年在小村庄里淘新闻的切身历程,可谓辛苦多多、收获颇丰。在基层从事新闻写作的人,可能都会面临信息来源不畅、写作面太窄、素材难找的共同难题;但只要用心发现、盯紧目标不放松,同样能够给编辑提供一道道美味可口的“特色菜肴”来。这就是我最想和咱们从事基层新闻工作的同行们分享的一点感受。

TOP

刚写的一篇,放坛子里充充数

TOP

问好羔羊兄,辛苦了!
吃叶子  喝叶子  抽叶子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2705

TOP

分享

TOP

羔羊兄不容易吧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TOP

辛苦了羔羊兄
让**更多人来关注

TOP

羔羊兄辛苦了

TOP

羔羊兄辛苦了

TOP

不愧为文字工作者,有水平。
http://gdys.taobao.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