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原创]孤灯红楼梦偶寄------------随感(第一回)

[原创]孤灯红楼梦偶寄------------随感(第一回)


道不尽的红楼难圆的梦。


孤灯相随,我心依旧。只是多了一个你,多了一首歌…


“虽今日之茅椽蓬牑,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庭柳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是以孔子厄而作春秋,雪芹苦而托绮梦。大凡古今豪杰,欲有所成,必先立于艰难困苦之境,磨砺心志,于山穷水复处,寻柳暗花明之解脱。落木才情愚钝,不敢自比先哲,也知谨记“看透是以不躁,思远是以不妄;站高得以不傲,行正所以不惧”的赠言,一日不敢忘读书、反省、自觉。常于夜阑人静之际,邀青风为伴,品苦茶阅世,与君相守于红楼残梦、烟雨楼台之间。思半生蹉跎,恐岁月匆匆,不敢有丝毫懈怠,有负平生之约,是以冒昧成文。不求自成体系,只求借锦绣红楼,托平生幽思。所有乖谬之论、管窥陋见,皆是落木学识未精、阅世未深之故,无损红楼梦丝毫。


落木谨记于中秋之夜

禅心、剑气、相思骨

TOP

(一) 补天与补情


荒山野渡,星冷风寒,苍茫秋色夜未央。


在汉语言文化的背景下,“天”既是可叹、可问、可恨的形而下之具象,又承担着形而上的功能:


天道酬勤。天与道统一于阴阳变化、沧桑更迭之中;


天行健。此天乃一人格神,具情感变幻,近尘世而逸远玄思;


获罪于天。天乃君临万物之神,不可轻侮、不可祷也。


……


承担如此丰富功能的“天”,既不同于西方的“逻各斯”,纯粹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又同于三位一体的上帝,只能在“因信得救”中靠近。


太初混沌。盘古奋神力,以斧斫之。既可为形而下之器所开,不免为形而下之力所撞。共工发怒触山,天为之塌。


天既有缺,人何以堪!女卜之,以求完备。但她所补的仅是具象的“天”,却再也恢复不了天的原始形态:混沌、鸿蒙未判…


于是,类似于创世纪之初的天,有了缺失、有了遗憾,也给补情留下了空间和余地。


青梗峰下,顽石渐渐修练得道。


恰如原始初民,在从对大自然的敬畏中意识到人性的伟大和力量,人的意识逐渐觉醒。红尘中的荣华富贵虽如过眼云烟,但它可感、可触、可兴观群怨,强似于大荒山的凄凉、无助。天已破,真情已随风逝去。此时,补情应先于补天。


只是,天可炼石补之,情又托何物可补?


建筑在阴阳平衡、四时有序根基上的中土文化,培育不出如耶酥般以十字架担荷人间苦难的赤子情怀和宗教情感,只能把内心的朦胧期盼,化成痴人狂语、贾语春言。托辞于顽石之口,借助于虚妄之事,抒发内心之形而上的期盼。


顽石之幸,在于他不再满足于餐风夕露的自满得意;顽石之悲,在于他最终发现无力补情。此乃作者不幸、或是文化之不幸?


纵然顽石补了情,在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内,仍不免终日惭愧,自怨自叹。


是以宝玉终因无心经济文章,在贾府中成为一个边缘人物:宝钗、袭人不是屡展苦心相劝吗?


徘徊在补情、补天的歧路,或许成了作者创作的心理动因?

禅心、剑气、相思骨

TOP

先顶,回头看

TOP

问落木兄好

TOP

以下是引用彩云归在2007-9-25 23:25:38的发言:
问落木兄好


禅心、剑气、相思骨

TOP

以下是引用玩物不丧志在2007-9-25 23:13:31的发言:

先顶,回头看



禅心、剑气、相思骨

TOP

看透是以不躁,思远是以不妄;站高得以不傲,行正所以不惧

TOP

不谈红学


楼主勿怪


TOP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http://blog.sina.com.cn/u/1022177835 远山带水绿杨乱 高树迎风紫蝶飞 烹茶论诗应惬意 醉卧雨轩送落晖

TOP

[原创]孤灯红楼梦偶寄------------随感(第一回)

天可炼石补之,情又托何物可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