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通俗谈“轮回”

通俗谈“轮回”








佛教的因果报应及业力轮回原理,十分复杂深奥。业力果报并非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样简单,应总依佛教缘起论,并结合唯识和中观理念来阐释,方能契入正义。因此,从第一理谛上来谈轮回,怕没几个能透解。我这里试着通俗来谈一谈,以奉佛理尚浅的初学参考。

  世间人大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沉溺于绝望、恐惧心理中,原因是他们大都不懂得生命的真相,不相信或不了解生死轮回原理。而诸多绝症病人及艾滋病人,认为人死如灯灭,一切都将结束,所以用不着考虑后果,用不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因而滋生逆反与对社会的报复心理。因此,应让世人了解生命的真相以及生死轮回原理,懂得一期生命只是整个生命的一个环节或过程,生必有死,死亦必有生,而生死流转的每一个过程都将直接影响以后的环节或过程,进而珍惜剩余的时光,以善心善行积聚善业,为临终及后续来生提供善缘善因。

  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所谓“缘生万法”。众生亦不例外,人是由“五阴(蕴)”聚合的,“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其中的色,即相当于物质——我们的肉身;其余四阴则属于精神的,通称为“神识”。而神识的主体,在其他宗教被称为灵魂,在现代心理学被称为“潜意识”,佛教中相当于“阿赖耶识”或“如来藏识”。

  一期生命的结束,意味着灵肉分离,肉体腐坏,而离开肉体的神识则孤立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期间被称为“中阴”身,中国西藏蜜宗对“中阴”的阐述极为详尽,专门有一部《西藏度亡经》,被西方现代心理学大师荣格推为心理学理论至尊。其中论述了“中阴”身的存在大约在四十九天之内,在这期间要经历多种色、声、形状的虚幻境界,而对幻境的不同把所握,会直接影响到“中阴”的下一步归宿。

  “中阴”阶段结束后,神识主体会有一新的归宿。佛教理论告诉我们,世界有十种法界,中阴的归宿就是十种法界的某一界,十法界是: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小乘罗汉、小乘辟支佛、大乘菩萨、佛果,其中前六界称为六凡界,又称六道,六道的前三道叫“三恶道”,后三道叫“三善道”。十法界的后四果叫四圣界,人生最理想的归宿当然是四圣界,但必须是修持佛法有所成就者。一般人则只会在前六道沉浮,称之为生死轮回。而六道轮回的基本原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是指累生特别是这一生当中的善恶行为思想,由善恶行为思想集聚而成种子,称为业力,业力引导神识在六道中趋向某一道,称为果报。在六道中相对理想的是三善道,而要避免三恶道,就必须从善行善,集聚善业。

  由于业力是累生行为思想集聚的结果,累生特别是这一生大部分的时光已造就定业,于是有人认为,一生中最后的短暂光阴很难改变定业,此时的行为思想已不重要。其实并非如此。佛教认为人们一生最后阶段特别是临终时分,是极为重要的,通过临终关怀,可以帮助亡者有一个较好的归宿取向。具体法门有中阴度亡和往生净土等。中阴度亡法是藏传佛教一直延沿用的临终关怀法,但比较专业、复杂,西方已在依据现有的理论资料加以简化运用。

  往生净土是十分简便的法门,是大乘佛教净土宗的核心,其基本理论是,在前面讲的六道之外,别有一世界,是由阿弥陀佛在成佛前的愿力所成的界境,此界是凡圣共居的极乐国土,众生往生此土不受业力的限制,单凭持名念佛,一心不乱,即可带业往生此土。这无疑是给恶业深重的众生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总之,信奉并了解佛教的因果轮回原理,对于世人了解生命的真相,正确面对生命的终点,把握生命的归宿,意义重大!上面所述只是通俗而概略的介绍,便于了解。一个真正的佛子,则当在深信因果的同时,努力修行证果,以求永脱三途、直趣菩提大道!


TOP

TOP

阿弥陀佛

顶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