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地球还会变多暖(组图)





2005年7月,印度孟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死亡一千多人,灾民达二千多万



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世界最大的湖泊一—乍得湖,却已经因缺乏
降水而干涸



在南北极,很多曾经蔚为壮观的冰川已经岌岌可危。冰川消融的速度越来越快。



建在冻土带上的房子,由于冻土带的融化而倒塌了。

CCTV《经济半小时》6月5日播出“地球还会变多暖?”,以下是节目内容。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与之相关,首先会让人想到便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从1906—2005年的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摄氏度,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1.1—6.4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全球变暖的步伐,人类未来的生活环境将越来越严峻。

全球变暖世界各地灾难频发

2005年7月,印度孟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死亡一千多人,灾民达二千多万。而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世界最大的湖泊一—乍得湖,却已经因缺乏降水而干涸。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秦大河:“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导致了大尺度很大的空间尺度上的干旱、暴雨这种分布的失控、不均匀,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的关系。”

对人类而言,全球变暖早已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已经在真真切切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洪灾频发,而另一些地区却持续干旱。

秦大河:“可以看到的话,这个整个风暴的路径在南北半球都向两极来偏动,这种情况就要造成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会出现干旱,而且它风场朝北面和朝南面偏的时候,在高纬地区的降水也会增加。”

很多国家近些年来自然灾害成倍增加,原因正是全球变暖,其中,俄罗斯由于永久冻结带融化,其北部地区的形势已极为严峻。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已经让人们头痛不已,然而还有更可怕的,那就是飓风的肆虐,全球变暖使得海洋变暖,从而大大提高了引发更加强大风暴的机会。

秦大河:“那么最近完成的政府间气侯变化专业委员会,这批专家得出的结论也认为在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时候,那么这种强风暴它的这个强度和频率都会增加。”

2005年夏,丹尼斯飓风袭击美国,而后,卡特里娜飓风又袭击了佛罗里达州,使得很多人在那场灾难中丧生,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秦大河:“整个来说还是一种能量的增加,海洋能量的增加,那么它的热交换导致了气旋的强度大大增加,所以台风的强度变大了,所以破坏力就变大了,那么它与全球变暖能量的增加和能量的释放是有密切的联系的。”

随着气候的变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原本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俄罗斯,由于冬天越来越暖和,连北极熊都改变了过冬的方式, 2006年12月莫斯科动物园一头北极熊不再冬眠。

秦大河:“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在生态系统里面的话,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的损失。”

珊瑚虫曾遍布全球,但由于全球变暖和其他因素,很多地方的珊瑚虫都像这样死亡了,而所有依赖珊瑚虫生存的鱼类,也都面临着威胁。事实上,同样的状况在世界各地已经相当普遍。

全球变暖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了,它还会制造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前几年,有部美国好莱坞大片《后天》流行一时,影片用直观的画面告诉人们,全球变暖究竟会给人类留下什么样的恶果?为了避免影片中的一幕幕变成现实,现在美国人又在做出什么努力呢?

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记者站记者 杨福庆:“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之首。近年来,飓风、龙卷风、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也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切身体会到全球变暖的后果。因此,他们呼吁美国政府在降耗减排方面采取更积极行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温度的升高,两极冰盖融化和科学界越来越多关于全球变暖后果的共识。”

杨福庆:“我想现在美国人认为他们(美国政府)在逃避,你认为政府应该在更多城市推进遏制变暖的政策吗?”

纽约市民:“当然、当然,这事关国家安危。”

纽约市民:“我认为减少排放是一个好主意,提高排放控制标准,甚至有些人提出的在特定时间提高特定车辆进入城市的费用那也是个好主意。”

地球冰川融化将危及全球10亿人口的生存

当全球气温逐步升高的时候,首当其冲遭遇生存危机的,还不是人类,而是遍布于地球两极和高海拔山地的冰川。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而冰川消融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又使海洋和陆地吸收了更多的热量,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气温升高。如此的恶性循环,让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断加重。

2007年—2008年恰逢第四个国际极地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与之相呼应,正是要强调气候改变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后果。而事实上,在南北极,很多曾经蔚为壮观的冰川已经岌岌可危。

冰川消融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不幸的是,除了南北极,世界各地的冰川也都有着同样的遭遇。各地冰川状况:10年内,乞力马扎罗山上将不会再有冰雪;15年内,冰河国家公园的冰川将成为历史;哥伦比亚冰川也在逐年缩小。

秦大河:“最新的一些资料已经表明,由于这个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冰雪圈整体处于一个退化的过程当中。”

北极冰架裂开、永冻土上的楼房倒塌等等种种现象表明,地球已经敲响了警钟。

秦大河:“北极夏天冰层变薄比以前薄了,有的资料表明它要比上个世纪50年代

减薄了40厘米,减薄了40%,还有一种模式到2080年北冰洋夏天就没冰了,还有这种可能性。”

在北极,树木东倒西歪很常见,原因并不是风造成的,而是由于树木扎根在冻土带,而冻土带融化了,所以它们就变得东倒西歪。建在冻土带上的房子,由于冻土带的融化而倒塌了。

秦大河:“这都是气侯系统变暖多年冻土退化的一种表现,因为气侯系统变暖,所以这个多年冻土里面包含的地下冰它要损失一部分,所以地面会沉陷。”

2005年12月18日,英国媒体报道,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海洋生态学家们短短1个月就发现了4具北极熊尸体。经过详细考证和研究,他们震惊地发现: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

秦大河:“随着高纬度地区南极和北极这种变暖,那么冰冻圈大规模退缩凡是以冰冻圈

赖以生存的各种生物的话,毫无疑问他们的生存会受到危机。这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生物多样性受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更另人担忧的是,如果再不立即遏制冰川融化的势头,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有科学家根据测算,如果格陵兰分裂并且融化,,世界上最低的国家荷兰,几乎会全部被淹,在北京周围数千万人的家园也会被淹,还有更糟的,上海周边地带,也有4千万人口,还有从印度到孟加拉国,那个区域有6000万人口。

秦大河:“(如果)南北极的冰盖没了,海平面上升六、七十米是最少的数字,还有科学家认为会上升八、九十米。这个时候世界上沿海的城市将受到灭顶之灾。”

科学家的预计并不是耸人听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昨天发布《全球冰雪瞭望》也指出,如果现在的气候变暖模式持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地球冰川覆盖的范围将下降40%以上,由此导致的洪水、海平面上升、缺乏淡水等问题将影响到全球10多亿人的生存。人类现在站在了一场空前的考验面前,何去何从,已经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驻莫斯科记者站记者 王溪:“2005年俄罗斯人经历了50年来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而2006年持续的暖冬彻底打乱了俄罗斯棕熊们冬眠的习惯,在今年的5月底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又出现了,百年罕见的高温天气,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使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对全球变暖问题格外关注。此外,俄罗斯专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俄罗斯的永冻土地带也逐渐开始解冻,而俄罗斯近一半以上的领土都处于永冻土地带上其城市建筑、各种设施,尤其是油气开采设施及其运输管道将面临极大的威胁。”

TOP

沙发

支持!

TOP

TOP

希望美国尽快签定京都议定书, 减少排放。

香港正在立法要求2009年开始停车熄匙,减排及节能。违者罚320元。

TOP

以下是引用清水散人在2007-11-2 20:05:19的发言:

希望美国尽快签定京都议定书, 减少排放。


香港正在立法要求2009年开始停车熄匙,减排及节能。违者罚320元。



咋怪怪滴320元哦?

TOP

以下是引用玩物不丧志在2007-11-2 20:06:09的发言:


咋怪怪滴320元哦?

原先说是500元, 可能有人嫌多, 就变成现在这样。

TOP

以下是引用清水散人在2007-11-2 20:05:19的发言:

希望美国尽快签定京都议定书, 减少排放。


香港正在立法要求2009年开始停车熄匙,减排及节能。违者罚320元。



TOP

地球不能再变暖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