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论从学习茶艺展现出生命之道

论从学习茶艺展现出生命之道

 


论从学习茶艺展现出生命之道


 


 


     提要:物质主义产生人类心灵渐受蒙蔽,生活压力增加,自我伤害的问题时时可见,对生命的应对方式变成了负面的模式。为了达到自己的希求与欲望,人的身心都处在备战状态之中,成为意识的奴隶。



  要能无诤,唯有认识自己的生命本源。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诤。直下无心就是道,就是禅。禅是跳脱世间的束缚,完全自在的境地。学茶艺是一种生命的过程体验。茶是“先苦后甘”,而人由凡入圣之修行亦须先吃苦后享乐。所谓“艺通乎道,艺与道合。”茶艺所展出之文化气质具有教育意义与生活的启示。



  茶人应有的典范,智、仁、勇、诚等四种基本德目,与佛家所强调的“般若思想、菩萨精神”的意义是不谋而合的。本文阐述从茶艺的学习中展现人的外在生命以及人类本有的觉性开发的相关性。



  关键词:四大(生老病死)、三段十八步、般若思想、觉性、生命之道。


 



  一、前言



  科技昌盛,经济繁荣,伴随而来的是社会乱象繁多,原因是,人类的物欲强盛导致精神生活没有提升。物质主义产生人类心灵渐受蒙蔽,生活压力也逐渐地增加,自我伤害的问题时时可见,对生命的应对方式变成了负面的模式。因此,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学习负面的几率也相继增加,一个美好的生命无法正常发展,实在令人忧心。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已,它是来自于父母的心血、精神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生命体,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佛教也说:“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1]可见,古人对生命伦理的重视,在在表现于吾人的生活之中,所以个人的生命也是攸关家庭、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共同体。



  对今日的新人类倡导生命本质的重要与传达正确的生命之道,除了正规的教育体系之外,随着科学时代前进,也需要一些文化、宗教、哲学等等不同领域中从心灵上着手。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要如何真实地面对它呢?换句话说,平时的日常生活机能性的工作可以有人帮忙,但是属于内在之生命之道却无法依靠他人,一定要靠自己不断的努力与精神层次的培养。



  人都想从尚自由,不希望被人约束,所以会有随心所欲的念头,但是,我们深入探讨的话,可以看出因为不喜欢被约束,以至于为所欲为,乃至于社会道德观念日益骤减。人因为立足点不同,所看的方向也不同,自己想做的因为别人的不能认同而产生分歧的意见,也因为一件事不能苟同而有对立与冲突。在长久积累的情况之下,为了达到自己的希求与欲望,人的身心都处在备战状态之中,如此的身心怎们会有真正的自由呢?反而成为意识的奴隶。



  所以要能无诤,唯有认识自己的生命本源。以佛教来说,生命是由四大(即地、水、火、风)所组成的,这是有生灭的;而内在的般若智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开发智慧流露出来的真如自性,回归自性的生命之美、生命之纯真、生命之道、是今日真正提升生命本质的意义。



  茶道大行至今,可以看出儒、释、道三家之禅修者都与茶有极大的关系,他们要求的是深入禅境,而禅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诤。直下无心就是道,就是禅。禅是跳脱世间的束缚,完全自在的境地,人因为被束缚的原因是在于对人事物的执着。例如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就是这个外在的功名利禄绑住了心,身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有祸患发生,也是心的执着而让身不得自在。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放得下,看得破,就能够无拘无束。看得破就是佛,放得下就是禅的境界。



  学茶艺、品茶是一种生命的过程体验。所谓“艺通乎道,艺与道合”。其实学习茶艺文化,并非只是供人喝茶、欣赏茶艺的表演作品,茶艺所展出之文化气质具有教育意义与生活的启示。中华茶文化的思想以及运用茶特有的性质精神与反省,对社会人类的思想向上、行为向善的影响深刻,可能与其它一般的游艺环境不尽相同,因为茶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佛教有净化的教育思想。整个茶艺的流程如同一首旋律优雅的音乐,时而高,时而低的音符在时空中飘舞,这也像儒家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移情作用,茶艺之“茶以载道”,不是“弃智任情”的游艺,而是要茶人“正心诚意”,而且敦厚知理,在一啜一饮的静心之中反观,体会茶的美妙,茶若有若无淡雅、自然之性,可以洗除浮躁,从世俗跳脱出来,净化并且提升自我的心灵。透过恭谨的行茶,透过静心的反省,所得到的是一种无以言喻之内在生命智慧的升华。



  由此可知,生命中有一种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借着契理契机的方法让智慧开展,了解世间虚假之真相,透视万法的缘起缘灭、无常的来临,提早觉悟。透过茶艺过程之寂静,其实,真理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每一分每一秒的心念中,所以可以帮助我们时时有觉悟的心。



  学习觉悟没有特别的方法,也没有特别的神秘感,只有把我们人生的烦恼弄懂,把烦恼看透,那就是佛陀教示“道”的真意。茶艺展现的精神涵养也是如此。



  二、茶艺原理契入生活



  茶因具有降火、止渴、不发之药性,因此能够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又因饮茶能提升人类精神层面的供需,所以与人文相契入之内涵非言语足以陈述之。例如佛门禅宗脍炙人口的赵州禅师“吃茶去”公案中提到之无分别禅境,早已成为茶文化史上重要的依循目标。



  再者,人类知道茶的妙处之后,逐渐的将茶带入生活中,所以茶就演变为人类生活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



  三段十八步行茶法之理论是由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教授,以其丰厚的文化背景,并历经多年的思维与演进之后,汇集完成的行茶法。三段十八步行茶法的程序共有三段,即第一的准备阶段、第二的操作阶段、第三的完成阶段。在第二的操作阶段中共有十八个步骤,故称为三段十八步茶艺。



  三段十八步茶艺行茶理论,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特色之重现。茶最早被发现是为药用,随着时代的演进,因为佛教禅宗的出现而成为参禅问道修行人的提神饮品,直至今日成为艺与道之结合。历经儒、释、道三家之思想融通,形成了各家的文化精神创举,例如禅茶一味“正、清、和、雅”之佛家文化精神;茶道一如“和、静、简、洁”之道家文化精神;以及茶文化精神的“和、敬、清、寂”理念。如此地,茶文化因为时代的骤进而发扬,茶艺因众生的身心需求而成为一门学科。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如是观、亦有如是法。世间诸事,刹那刹那生起,刹那刹那幻灭,于此生灭之相因中,我们应该省察自我的言行,深信如此应可悟个中之“如是因、如是果”。既然知道世间的一花一草,都是因缘和合,幻化显现,那么喝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又何以多此一举的用一套形式、符号、规范的仪式呢?



  “茶道”一词的原产地是中国。然而,在因缘际会之中,让日本“茶道”专美于前。其实“茶道”一词在唐朝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就出现了: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桌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又如唐末刘贞亮的茶十德:



  一、以茶散郁气  二、以茶驱睡意  三、以茶养生气  四、以茶除病气
  五、以茶利礼仁  六、以茶表敬意  七、以茶赏味    八、以茶修身
  九、以茶雅心    十、以茶行道。



  以及《封氏闻见记》中的:“又因渐鸿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故知,谈茶论道的根本是离不开茶艺这一套外在事相上的功课。茶艺是实践茶道精神的基础,是茶道内在不可言诠的精神表征。因此,必须借茶艺的形式表演以体验茶道的真切。一如刘贞亮所提茶的十德中显示茶可赏味亦修身,茶能雅心也行道的探虚玄而参造化之高度的生活意境。



  今日所用的“茶艺”这个名词,是已故民俗学家娄子匡教授在一九七七年,与饮茶同好聚在一起成立“味茶小集”时提出来的。[2]“茶艺”是包含了技艺与艺术两大内容。也就是说,技巧是有形的,可以演出之形式表现;艺术是借由前面有形可见的形式以显发内在的气质,所以茶道是一个生活艺术之范围的中心点。故知,茶艺生活层次提高的话,那么精神生活的层次也相对的提升,其生活品味也会越来越精细,生活中相关的艺术品味也因为茶艺的运用而如涌泉般的显现。所以说,认识茶艺的精神内涵,则能够源源不断地促使生活领域越加的宽宏。



  诚如茶圣陆羽历经多年心血完成有系统的大作《茶经》,分三卷十章,七千余字,他把茶书专集命名为《茶经》是有道理的,有谓“经者,径也;径者,道路也。”这一部茶经就是引领好茶者深入,从茶的源流、识茶性、茶具、乃至择水、火候的重要,更进一步的茶味的精华,简约的重要等等的观念。故知,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之后,茶文化的开演与禅行的传播,因而产生了禅茶的融合,更加的让茶的饮用层次提高,由药用而饮用,由饮用再进而至艺至道开发出茶文化光辉灿烂之史业。



  佛教中有理证的分析,以及行证的实践。道是法则,是一种规范,道路、规矩。《华严经》讲“事理圆融”,即是在于事、于理之中如法,不超越法则规范,如此在行事中方能得到圆满。茶艺的行茶原理有理也有道,有理,乃合乎宇宙万物之平衡观念,合乎阴阳之协调感觉,合乎五行的中庸之道。所以,在平衡又协调、中庸之互摄互融境界中,以达到人生究竟之自然法则,这自然法则乃活用于行茶艺术之中,这是一种自然的心境,是一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之自然之道。



  再进而言之,茶艺是包括了技艺、礼法与道三个层面。论其“以茶载道”的原由是与茶结缘,则能提高生活质量与艺术范畴,因为在技艺方面的茶艺技巧与工艺层次加深,在茶艺进行时之礼仪与规范皆能流畅无碍,进而在人生的生活方向,生命哲学方面之道业有识度、修行有深度与广度的内在。张彦远:“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工,四时并运。”中国的艺术理论是一个非常大的学问,它可以扶正教,因为法律都是治理犯罪的人,文化艺术可以帮助一个人心里愉快而不犯罪,其功如同防范未然。人之所以会触犯法律大都是心里没有一个依靠,空洞,或是在情绪上无法控制,以至于遇到问题的时候,而触犯了法律。



  由此,学习茶艺之后的人生观念是越加明朗,无论是探讨茶艺知识之后,能得以善化人心;亦或体验了茶艺生活之后,自净身心也能潜移默化的熏染周边之人事物而净化社会;再更深一层的研究挂画、插花、焚香、点茶四艺并美的茶艺美学,则对自己的生活得以益臻美化。如此地,自利之后则学菩萨利他之精神,将茶艺精神发扬光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扩展到各地,故能文化这个宇宙世界,让人人都能闻茶香,品茶味,都能自省,反观自照,那么社会国家,乃至各国人民都能和乐、安详、自在。



  承如前说,中华茶文化学会汇整的“三段十八步”行茶法,是一套完整的行茶步骤。茶艺的第一准备阶段就如同一条已经知道、看到我想要去的目的地,所以要有完善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有一些外在的物质资粮。此刻是以真实的心、诚恳的心念,用丝毫不马虎的心、没有杂念的心境来做准备工作,这也可以说是对人的恭敬、对事的恭敬、对物的恭敬开发出来的内在修养。



  准备好所有茶具之后,则进入操作阶段。在进入操作阶段的第一“丝竹和鸣”时,心情还是一样用一股“甚难稀有之心”来等待一同品茗的嘉宾。《华严经》曰:“一切唯心造”,心是一切的主宰,因为人生的机缘是非常难得的,何时能再有这样的机会共同品茗,谁也不知道。因此,用欢喜心的因,以行茶的缘,来接受圆满的果,“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行茶到第八步“荷塘飘香”时,心已经渐渐的沉潜平静下来。朱熹有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能够无间断的涌出,是一种无杂念的心境,虽然还没有完全的达到清净境界,却也能心清如水。“池塘不在大,有源头活水注入则清;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昧,清精神,破烦恼。”如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的意境。是故,因茶香涤荡我的俗情;因茶味启我意志;因茶性清我神灵;因茶德净我道心。以荷塘喻茶海,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出尘离尘不染尘,乃君子之谓。茶海所承载的是茶壶泡出来浓淡相同的茶汤,茶汤经过了茶海的涵容之后,再倒到每一位客人的杯子里,如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的展现,也是慈悲的精神发挥。在事事繁忙的社会里,人们一味照顾自己的“钱”途,而忽略了身边环境的互相照应,因此,现代的人有谁愿化为茶海之涵容大量,并且理事圆融呢?



  佛教阐释的是慈悲与智慧。茶人所展现的是理性的思考、沉着的修养、坚毅的精神、正义的行为,这四大精神即是智者的表现、仁者的表征、勇者的坚毅、以及忠诚的善意呈现。有了这四大基本原则,相信在这五光十色的环境里,茶人将懂得如何与社会的人事物融洽和平共处。如同第十二步“茶海慈航”,在“斟茶时无富贵贫贱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满,斟的是同一把壶中泡出同浓淡的茶汤,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既是智者,也是仁者,更是无畏勇敢地向前,并且拥有正义之心的大道心众生。



  人生的旅程中“不如意十之八九”,第十五步“幽谷芬芳”品茶时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散发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此滋味如同吾人的生活一般,随着因缘的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境遇,是善缘也好,是恶缘也好,都是成就我们身心灵成长的最佳机缘,缘起时则承担它,圆满它;缘灭时则随之放下了无牵挂。因为,“茶艺的美包含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即感官的享受和人文的满足。所以品茶时要专注,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的投入。”因此,在这时候唯有随缘而自安心。好比第十七步“品味再三”所说“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用心体会茶的美。”其实,小小的一杯茶里已经包含了整个人生的境遇,唯有真实的在这些现实的生活中承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志,心如止水一样,清净无比,则已是进入以心不乱的禅境了。



  第十八步“和敬清寂”,“静坐回味,品趣无穷。相聚品茶,是缘份,也是福份,以茶结缘,以福相托,和平、宁静的氛围,清心、诚意,进入无忧的禅境。 ”诚如寒山诗曰:



  我心似秋月,寒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越寂。



  这种对自然心境的体悟,非肉眼能见,而是慧心自明所感通的寂静。在般若实相之“空生大觉”中,万事万物皆放下,此时心无一事可挂,空慧现前,了然自得,一切清净如空之晴朗无云,如辽阔大海之碧蓝无有遮障,世间之山河大地 皆分明呈现,如镜中照物,虽然有照物却不留痕迹。古人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是一种活在当下领略人生的超越巅峰之境界。



  最后的“收拾阶段”,是茶艺演绎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此意味着人做事要清清楚楚,有始有终,既然前面有非常妥当准备工作,完成了茶艺表演,当然事后的收拾是不可忽略的。日人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说的:“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这如同人有了正心诚意的准备进入禅坐之后,也恭谨的专注在禅坐当中摄受自己的六根,也有了非常圆满寂静的境界。禅是家常茶饭之事,非言语,乃生命创造之所需,于日用作为中,点滴分明,不含糊,一切透彻了然,故茶味即禅味。



  因此,学习茶艺是由外在物质的饮用,而至与内在精神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形式与内容的相契合。中华茶道透过茶艺的演绎之中,以静为基础、以净为美的相互融涵玄会,创造外在宁静的氛围与心灵的寂静升华净化,由外在知识的吸收、咀嚼、深化、自觉之后的“和、敬、清、寂”物我合一、清净光明自照的境界。



  三、藉茶静心、以茶入道



  茶的特质是“先苦后甘”,而人由凡入圣之修行亦须先吃苦后享乐,所以在品茶、行茶的过程之中,人的心是平和顺畅,人的生活情趣是可以升华。故知,行茶法是藉外在的形式之技巧艺术演绎来开显人类本有内在之自性清净心。



  而十法界的众生在还没有开悟成佛之前,都还是一介凡夫,是充满无明烦恼的众生。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要怎么收获先这么栽”的名言,告诉我们凡是没有不劳而获的,一定要有付出才有收获的。但是知道目标之后,要成就到达目的地,势必要有方法、有正确的道路可依循才行得通,所以佛陀便教示了无量无边的方便法,让有缘众生都能成贤成圣,甚而和佛陀一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最高境界。



  何谓道?据《易经、系辞》解释:“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一个人有仁、有义,具足了仁义之心,则为人之根本。根据佛教的解释,道即踏行之道(轨路),或指到达目的地之通路。《阿毘达摩俱舍论》卷二十五谓:“道亦名为菩提分法”,道即通往涅盘(菩提)之路,为求涅盘果之所依。广而言之,指趣向果位之光明路,例如佛陀教导的方法是由于各个众生的根机层次的不同而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四种道的不同。因此,人、天的根机智慧乃以十善、布施为道,而求人世间之福报与享乐;声闻、縁觉之二乘根机则以三十七道品为道,而求涅盘;不忍众生苦的菩萨则以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3]又如: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已得。奉为诸天诸仙。龙神八部。礼佛竟。次应奉为人道一切人王礼佛报恩。又为父母师长一切人民。何以故尔。若无国王一切众生无所依附。由大王故一切得住。行国王地饮国王水。诸余利益不可具说。大众宜各起报恩心。经言。若能一日一夜六时忍苦为欲利益奉报恩者。应当发起如是等心习行慈悲。以是愿力。报国王恩。报施主恩。又当念行道报父母慈育之恩。又当行道报师长慈训之恩。次复运心念如来恩。若能至心常念不绝者。如是等人得入道疾“。1



  若果,众生未能如是发大愿、行大道的话,最基本的是要去努力身为人类应该有的生活之道。亦如赵州禅师说:“若随根器接引众生,自有三乘十二分教,老僧这里只有本份事接引众生。”这里讲的本份事就是吾人生活中应尽的事务。故知,道即是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为达到这个最高的目标,就必须从吾人之生活中学习尽自己本份之事。



  南朝时期(约公元五世纪)中国佛教之佛典,着重于倾向义理之议论,因此,难免堕于文字相之弊端。其理由是,当时因为有王室贵族之外护,以及受到魏晋清谈思想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堕于不切实际之玄谈风气的游戏观念,因而削弱了自省的求道心。所以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十上说:“听学之人,诵得名相,齐文而解,不开心眼,全是理观。”隐示了当时的弊害。学佛不只是在文字的知解,而是要同时具有行持,发现自己内在智慧潜能的实践法。茶艺追求的是从茶事过程中,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之精神境界,体会领悟自然之真谛。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专业性的“道”之养成,所谓的专业,就是以技术的专精基础,透过茶来体验艺术美感,泡茶有了技术,才能有艺术之美,有了艺术之美,与生活结合、与生命结合,方能显“道”的意境。因此,可以知道学茶与修行参禅都必须用心去实践与体会,领悟佛性和超凡的意蕴,而不是只有用眼睛去看。



  所谓“制心一处,诸事皆办。”佛教教化众生以戒定慧三学的原则为学佛的基本功课,将这原则汇归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上。戒是规范,因有规范、守则来约束身心不散乱、不造恶,故能生定;闻法之后再细细思维,屡践于吾人的言行举止之中,于生活中不断的得到经验与体悟,而获得真正的菩提智慧。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通道涅盘境地,从这些开启智慧的方法里,僧人常用的方法就是禅坐,透过禅坐之后在生活中实践。而禅坐中除了话头禅之外,一般最常听到的就是天台智者大师(538—597)所阐述的止观法门。



  “止”就是舍弃内外一切的想念,安住于无念的境地;“观”就是妙住于如实之法而不迷惑。例如,将一杯浑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则水中的混浊物质渐渐的沉淀下来,因沉淀在杯子底部,所以原本看不清楚的水也渐渐的呈现透明的现象。人心也是如此,能有止静、安定不散乱的心,智慧就有开显的机缘。《小止观》一开始便说: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4]



  坐禅的一开始,先将自己的六根收归于一处,为了要将心静下来,一定要暂时放下日常生活的妄想,因为我们平时受贪、瞋、痴、以及情、爱、嫉妒等等我执之障碍而不能清净。修止观就是要获得“寂照不二”的安心妙智,这种实践方法是成就佛法的最高修行法门。所以,不论是宗门教下的任何行者,都要有修学止观的基本功课。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恰当的灵活运用这些行茶的过程来静心,即是停止吾人日常散乱不已的念头,在停止妄念的时候,逐渐的开始显现妙智慧,进而谛观如来的德相。藉茶艺的清雅和畅的性质,以凝炼内省的心,把人生命中的忧悲苦恼全都去除掉。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佛性就是真如智慧的开显。然而,众生之所以还是六道轮回无休的众生,乃因无明妄想所致,故说:“若离妄想、执着,则自然智、无师智、一切智皆得现前。”这个执着就是让众生不能觉。小孔子四十六岁的曾子,在孔子的学生群中是最笨拙、老实、不太说话的人。曾子说他做人之学问非常简单,即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简单的三件事,就是佛家所谓的“觉”醒、自省的功课。人的一生中,对人之忠诚,对朋友的信实,对师长所传授的为人处事之道理,是否真的实践,这点点滴滴就是智慧开启之钥。



  陆羽《茶经》有谓:“茶性俭,不宜广。”此乃借着茶所蕴含的特性来隐喻修身养性的道理,俭就是节用、简朴、律己的生活,高尚的道德思想。茶是内敛之德性,茶皆生长于大自然天地灵明之气里,吸收日月的光华,自然培养浩然之气,甚而有一股大智若愚的内涵,如陆羽《茶经》:“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度,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围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明显的道出了茶之内敛不浮华之性质。因此,饮茶之人心应平和气顺,于静中细细品味茶所显发之各种不同风味。再者,品饮之环境也是不可夸张绚丽,应以宁静单纯为要,若非如此,则无法体会到茶的美、茶的真香。



  茶艺展现的静是一种美。美在于沉默、沉静,而真正的美是活的,是有灵气的“所谓沉默是为了经过过滤作用,只说真正必要的话的修行,即是透过沉默的自省说出有用的话。”美不是靠外在的涂抹与装饰。永恒的美是内在熏习善法而有的,因其内心有一股清静无染之境,显发在清澈的双眸之中,表露在其优雅的谈吐举止里,因此,它是越看越新,越看越纯朴的真实之美。



  所以人们具有慧心独具的默契,慢慢的与茶接近,用心来体会个中意趣;静静的欣赏茶具有的深厚内涵,诚如杜小山的诗一样:“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的豁达意境,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人饮茶,所特别注重“和、敬、清、寂”的精神修养,与静坐有极大的异曲同工之妙。



  四、结语



  茶艺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升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反省,笔者认为这还是处在外在形式的文化寻根阶段,若能够将此外在文化寻根拓展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相信人人内在的文化寻根会更加的光明灿烂。因为在人生的路上,是寻找自己也好,是帮助他人也好,求再多的知识也比不上行动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对别人的影响不是来自于知识的灌输或是美丽的语言,而是能否给人觉悟的力量。我想这股予人觉悟的力量,就是从自身之慈悲与智慧的自觉之培养开始。



  本文提到的生命之道的“道”字除了是一条可行的路之外,也攸关于人类的道德观。心中有“道”相对的就有德之存在,在佛教之基本精神中,“德”有自获其利之意,是内在智慧的修为与涵养的显现;“道”是利益他人之意,是慈悲的表征。善道是德;万物的本性是德;又恩惠是德;福也是德;教化是德。这些种种善法因缘都是德的表征,故知,德是人生的遵循方向。有德则人生充满希望,有德则其人生的善法因缘会源源不断的增长。又如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5]茶人真正在茶艺的熏习里,成就茶人应有的典范,即理性的思考、沉着的修养、坚毅的精神、正义的行为等四种基本德目,这与佛家所强调的“般若思想、菩萨精神”的意义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即可理解学习茶艺展现出生命之道是现今社会急需推动的方便法。



  或许有些人对茶有敬而远之的心态。因为茶有提神的功效,怕睡不着,所以不敢品饮;也有人认为饮茶是奢侈品,浪费时间,所以舍不得饮用。其实饮茶并不是一种价钱昂贵的表征,也不是达官贵人的专利。它是令人清心、令人怡情,更是使人达到心静、神清气朗、去忧,乃至静寂的最佳饮品。品茶不同于现代年轻人喜欢易拉罐的茶饮料!只要一把茶壶配上一个杯子,烧一壶开水冲一泡或浓或淡适合自己味蕾的茶叶,静坐窗前,在精简朴实的环境里品饮,给自己的心灵留一些静思空间,也让现代人借着清香甘醇的茶韵体会社会人生的价值,活出清心自在、活出平常心。饮一杯茶,身心放下,心中生起静、生起定,如《法华经》说:“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受用他受用,自度也度他人,这就是心灵补给的最佳受用,同时也是茶艺所要阐述的生命之道。


 



  1《梁皇寳忏》卷第八“为人道礼佛第七”,T45,NO1909,0955a27
  [2] 范增平《台湾茶人采访录》“娄子匡 国宝级民俗家 谈茶艺的由来”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P274。
  [3]《大智度论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余》卷八十四,T25,NO1509,P0647c19。“道种智是诸菩萨摩诃萨智。道有四种。一者人天中受福乐道。所谓种福德。并三乘道为四。菩萨法应引导众生着大道中。若不任入大道者着二乘中。若不任入涅盘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盘因缘世间福乐道。是十善布施诸福德。三十七品是二乘道。三十七品及六波罗蜜是菩萨道。菩萨应了了知是诸道。菩萨以佛道自为为人。以余三道但为众生。是菩萨道种智。须菩提问。何以道种智为菩萨事。佛答。菩萨应具足一切道。以是道化众生。虽出入是道未教化众生净佛国土而不取证。具足是事已然后坐道场乃取证。是故须菩提。道种智是菩萨事”。
  [4]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T46,NO.1915,P.0462b07。
  [5]《增一阿含经》卷一,T02,NO.125,P551a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