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顽强者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顽强者

  中国首先是以丝绸和茶让西方人敬仰的。据说红茶最原始的制法是以脚掌揉之而后晒干,而西方人最喜欢喝中国的红茶,如此说来,他们一点也不惧中国茶农的脚底汗臭味了。这说明,茶是中国的一个品牌,西洋人对中国品牌“茶”都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茶成为中国符号的历史太久长,郝懿行在《证俗文》中考证:“考茗饮之法始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然其饮法未闻,或曰为饼咀食之,逮东汉末蜀吴之人始造茗饮。”说明饮茶的历史已有了两千年。但接近现代的饮法,却从唐代始。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考证:“唐人煎茶多用姜盐,故鸿渐云,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这有些像民间的姜糖茶了。


  茶事盛行却在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说明喝茶已很有些讲究了。现在,各城市茶馆林立,应该是中国茶事最繁盛的时期。如果说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已被西方文化摧毁,唯有茶文化仍顽强地抵御着西方的咖啡文化。虽然各城市也有许多的咖啡馆,但比之肯德基受青少年欢迎的程度,还是差远了。


  茶馆为何如此发达起来?官员疲惫于官场,茶馆不失为静心之处;商人谈买卖,茶馆不像酒桌,一桩桩交易冷静得很;情人幽会,既高雅又不铺张……更多的原因是,许多家庭成员围坐一起吃餐饭已成难事,小锅小灶侍弄半晌食之无味,茶馆便成了多少人家的小厨房——这大抵是古人从未料到的事。     


  茶馆不再是单一的品茗之处,还兼有果腹与议事的功能,我认为此风源于广东和上海。早在**时期,广东人的茶馆就有食品供应,饮茶倒是副业。那时,广东人进得茶馆,先点上几碟点心,然后才是一壶清茶。上海人在**时期遇有纠纷,不愿去接受所谓的法律裁决,而是请了第三方做调停人主持公道,在茶楼里“吃讲茶”,互相和解。看看现在的茶馆,不正是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特征么?煲仔饭花样众多,还有稀饭、水果、零食之类,远比当年广东人进茶楼一碟点心丰富多了。


  笔者非官,非商,却也常泡于茶馆,一不因为有烦恼事需要静心,二不因为有什么买卖要交易,果腹却成了主要的目的。因为不善饮酒,推却了许多饭局,独自或一两个好友躲于茶馆,煲仔饭或大碗饭,几分钟便解决问题,然后才是慢慢地品茶。茶馆越来越受人欢迎,大概就是因为满足了各层面的人的各种需要吧。有了众多的国人泡茶馆,传统文化的传承,诸如娱乐、饮食、服饰、建筑等,我们只对茶有些足够的信心。

TOP

学习谢谢你

TOP

有营养 学习了 谢谢楼主

TOP

鸿怡泰配方茶入选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
 

6月14日、15,在文化遗产日现场,鸿怡泰精茶与其他二十多个老字号一起,为市民送上一份饕餮盛宴,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一一再现昔日的荣光。现场攒动的人头,是市民们对曾经享誉上海滩的美味的再一次认同。
两天的展示,百年老茶号鸿怡泰精茶展现着她的魅力。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带来的精茶全部销售一空,早已扬名海外的老品牌,如今在家乡人面前依旧充满人气。我们看到了前来咨询购买的有赋闲在家的阿姨伯伯,也有时尚的年轻人,无论是关注健康,还是关注口味,抑或是为了买到一份放心,面对百年招牌,无一不被打动。
炎热的天气挡不住市民的热情
 
两位老先生驻足细看
 
老先生开始询问
 
工作人员为老先生介绍双花凉茶的功效
 
遇到行家,专业才能赢得信任
 
观其行,闻其味,好茶经得起挑剔的眼光
 
扫一扫,加微信,年轻人更爱互动式体验
 
是茶的香味让摄像机也忍不住要靠近吗?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阿姨您走累了过来喝杯茶吧
 
老先生,用手机扫一扫可以优惠呀
 
鸿怡泰精茶1926年参加费城世博会,获得大奖,在海外有着良好的声誉。如今面对家乡上海,鸿怡泰没有放弃传统,其祖传的提香谱诀,结合上海近代提香技术,让今天的主打产品“鸿怡泰双花凉茶”迎来阵阵喝彩,其讲究的原料、细致的工艺、清新的香味,让今天的人们充分体味了老上海的味道。
 
 
 
她的魅力源于对传统的珍惜,她的品质在于对消费者的尊重,无论是原料的选择、加工的细致、口味的创新,都离不开对“鸿怡泰”三个字的认同,同样离不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茶不是普通的食物,它不能果腹、不宜充饥,却能帮助养生、舒缓压力、带来愉悦。与一二知己喝上一杯香茶,烦恼与忧愁在淡淡的甘味中消散。
鸿怡泰精茶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的品质,是文化的传承,是昔日的美好,是时光流逝后沉淀下的记忆。口口相传,父传子承,这是一份家族的荣耀,更是民族的骄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