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心的声音 (海涛法师 著)

心的声音 (海涛法师 著)

心的声音


   ◎人生的一切际遇,无非是为了帮助我们灵性的成长。你的遭遇即是丰富人生的素材,你的处境更是获得解脱和智慧的踏脚石。


   ◎我们经常会发现,人们回答问题和所提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先前我们已经告诉他们的那些。


   ◎没有人比不愿意听的人更聋。你的心是满的,又怎么装得下别的东西呢?


   ◎正如农田要经过休耕才会肥沃。学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必需先将你的杯中之物倒光。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尊重大众的拥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地的生机,以环保护生代替破坏残杀。


   ◎人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死也是一刹那的事。


   ◎综观每件事情、每个问题的正反两面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内心最深沉的恐惧,在所有状况明朗了解后,将会自行化为乌有。


   ◎心在自然的状况下,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它会变的混乱,是因为追逐法尘,迷陷在情绪当中!


   ◎以正念去接受时,既不会过份地快乐,而当事物破灭毁损,也不会闷闷不乐感到痛苦。因为在正念中,我们清楚地看清了事物无常的真相。


   ◎有时生活中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修行真正的法喜,并不在于自己清净解脱的成果,而是根源于,愿意将此心得与经验的过程分享他人。


   ◎有时候,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去说该说的话,去做该做的事。


   ◎人的一生这么短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或者贫穷,愉快地对待生活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要停止不做某事,比开始去做某事要难得多!如果你想去除不悦的想法,就专心致力于喜悦的想法上。


   ◎花呀!枝呀!叶呀!在大地母亲的眼里,都是她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经验告诉我们,停留在不愉快情绪的时间越长,会大量降低我们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


   ◎当我们对别人有更多的了解,就会有深切的谅解;当我们对别人有真挚的同情,就会有更深长的感情。


   ◎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即使我们生病或处于苦痛中,我们依然觉知。不同的是‘感觉只是感觉,心只是心',我们只与平静同住──超越苦、乐的平静。


   ◎‘不受'并不是没有觉知,而是心无贪爱染著,于诸漏心得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离于我、我所。


   ◎永远用同一个问题问自己:‘设身处地,你会怎么办?'你将发现要化解问题真的不难。


   ◎‘慧的解脱'是要用真理去‘觉世间',并从它解脱出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萨!

TOP

和谐的生活

   ◎当我们在一起唱诵时,共同生活时,我们要注意到别人,感觉我们的一致性,而创造出和谐。

   ◎我们在世界所造作的,只是心灵的反映。创造和谐的第一步是从内在开始。心中和谐的感觉是来自知足。

   ◎知足不会来自外在的情境,因为外在的情况不会永远如我们所愿。

   ◎唯一的真实是无常、苦、无我。

   ◎要寻找完美的世界,须从内心去寻找。其中之一是‘独立',是情感的独立,不依赖别人的认同。佛陀说:‘我不需要和这世界争辩,但这世界会和我争辩。'他能接受有人对他或是教义有不同的意见。

   ◎情感的独立需要有爱心。寻找爱会让我们得不到完全满足。然而,去爱别人却可以带给我们情感的独立和满足。爱别人不需要考虑回报。爱和他人无关,爱是我们心灵的属性。

   ◎假如我们因为身体和心灵而受苦,那就永远不会有满足。佛陀要我们回想,‘我生来就是会患病的。'我们要去哪里找到满足呢?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在我们心灵中。在心灵中,我们会了解别人的意义,而且能创造和谐,围绕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地方。

   ◎有时候禅坐甚至会牵动深埋在心里的伤痕和恨。那是因为我们终于正视这些苦,而且会清楚地看到它。这会让我们生起对他人的慈悲,因为我们看到人生来就是要受苦。

   ◎知足取决于内心的和谐──美丽而开放的心灵,充满花朵、包含著爱、情感的独立、接纳自我。我们不必去追求爱或别人的赞美,而应该无条件地的付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它使我们有宽大的心量。

   ◎假如我们能够正面地付出爱心,我们不会威胁别人,也不会感到受威胁。爱是和谐生活的唯一方式。

   ◎逃避是不善巧的方式。当我们开始跑,苦就开始追。苦不是住在特定的地方或是情境,它就在我们的心中。它会和我们坐同班火车、飞机和船,如影随形地跟著我们。处理苦的唯一善巧方式是正视它,把它当作是学习的经验。

   ◎我们的心是善巧生活的训练场,因为和别人相处就有可能产生摩擦。我们应该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要有内在和谐,我们必须接受苦是生命的一部份。而且,它是佛陀所说的第一圣谛。第二圣谛是苦的原因──渴爱:渴求我们所没有的东西,或者拼命想舍弃我们已有的东西。现阶段,我们可以把佛陀的话当作是修行的导引。

   ◎心灵的知足是来自于情感的独立,来自于爱别人,而不是要求爱。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苦都源自于渴求,因此我们必须舍弃欲望。这就是解脱之道,这就是教法。

   ◎和谐是能与别人一致,也是和自己一致。成为完整的个体,也与世界、众生合为一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萨!

TOP

深入自我

   ◎要深入真理的核心,我们首先要先深入自己内心。

   ◎能够舍离,这样才能深入到真理的核心。要远离执著,就不应该和任何人或事有所牵扯。这样既不会有爱恋也不会有憎恨,只有平等,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地对待。

   ◎念头会到处乱跑,到处采集。

   ◎戒,是我们学习舍离的基本功夫,假如我们想要了解所有的生命的基本法则,就必须信守奉行。

   ◎四圣谛是转法#的枢纽。佛法能带领我们到苦的尽头,永远地解脱,而不只是暂时的缓解而已。

   ◎舍弃感官欲望是通往涅槃的路。欲贪必须由极大的努力和内观才能净化的。若只是想:‘欲贪是不好的,我应该舍弃它。'这样是不会有进步的。

   ◎只要我们认为贪念和嗔恨的冲动是从外在而来的话,就不会见到解脱道。我们必须了解反应是自己造作的;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处理自己的问题。这样的内观会帮助我们体谅自己和别人的苦处。

   ◎我们有无数的机会来了解自心的世界 。解脱的种种就在我们心中!

   ◎顾及自我的形象对内观有相当大的危害,因为它是建筑在‘恒常'的幻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断地改变,包括我们自己,然而自我形象是假设有个‘不变的我'。

   ◎甚深的理解可让我们从苦中释放出来。

   ◎内在的觉察,了解到这个身体和心灵是聚合物,只是现象而已,没有真正的主体。

   ◎‘慢随眠'指对自己有些概念:例如是男人或女人、年轻或老年、漂亮或丑陋。我们知觉到自己的欲望、感受、思维、认知、所有物和行为。这些概念化产生‘拥有'的感觉,我们就会对所有物、知识、技能和感觉产生骄傲的心,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种骄傲可能深藏在内心,成为整个人的特质,所以需要内心的深掘。只要‘我'落于某种属性之中(男人、女人、小孩、傻瓜、智者),‘我'就远离了涅槃。只要对自我概念化,就会阻碍自我的进步。

   ◎除了涅槃(极乐)之外,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

   ◎有些想法都是以‘我'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而说:‘我感到不舒服。'或者说‘我痛死了!'或者说:‘我好喜欢!'等等,这些皆名为‘见随眠',也就是错认一切事物都和‘我'有关。我们应该说:‘这只是心灵上的现象。'‘这只是不愉快的感觉而已。'

   ◎真实的体验去除了我们的疑虑(疑随眠)。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萨!

TOP

家庭是道场

   ◎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小孩的榜样。

   ◎以美好的环境,孕育孩子美好的气质。

   ◎父母恩重如山,请快行孝报答。

   ◎孩子喜欢做家事,是家长的福气。

   ◎父母恩爱,孩子愉快。

   ◎身教最有效,妈妈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万贯家财不如父爱,金山银海不如母怀。

   ◎父母的爱是不灭的灯,风吹雨打伴我行。

   ◎若问古今爱何在?尽在父母双眸中。

   ◎母亲的微笑,是孩子生命的原动力。

   ◎教好孩子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尽责。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父母的样子。

   ◎自己敬爱老人,子孙才会敬爱您。

   ◎您看著我长大,我陪著您到老;您疼爱我,我敬爱您。

   ◎关心、爱心、耐心,可以让老人开心。

   ◎现代孝行是多陪老人,多照顾老人。

   ◎不要在他人面前数落自己配偶或孩子的不是。

   ◎夫妻恩爱是无价之宝,子孙贤孝是无上幸福。

   ◎最慈最爱父母心,至真至诚表孝心。

   ◎夫妻常牵手,恩爱到白首。

   ◎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在外面与朋友嬉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孤独的老人。

   ◎孝顺父母,终有福报。

   ◎朋友:夜已深沉,妻儿在家里苦等,请您快回家吧!

   ◎勿贻亲忧,为孝之首。

   ◎兄友弟恭敬如宾,父慈子孝举家亲。

   ◎把孩子教养好,就是最大的功德。

   ◎手牵手、心连心,夫妻互信互助,共筑美满家庭。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给子女最大的福气。

   ◎千经万典孝为先,劝君及时尽孝养。

   ◎家庭充满情爱,孩子不会变坏。

   ◎父母健在最宝贵,忤逆父母最不该。

   ◎事毕赶快回家,展笑颜、面双亲,承欢表孝心。

   ◎‘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亲人的平安,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世上任何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家庭和睦,人生最快乐。

   ◎老人是智慧的宝典,小孩是快乐的泉源。

   ◎夫妻以和为贵,争吵无益,赢了理常输了情。

   ◎儿女是家中的瑰宝,要疼惜。父母是家中的城堡,要孝顺。

   ◎家,永远是提供你最后安全靠泊的心灵港口,应珍惜它!

   ◎美满婚姻的秘诀是互敬互信、互忍互让。

   ◎爱护自己家庭,莫破坏他人家庭。

   ◎会做夫妻是缘分,不可随意说离婚,珍惜缘分享天伦。

   ◎今世夫妻前世缘,莫为小事而翻脸,一旦离婚,无辜儿女最可怜!

   ◎兄弟本是同根生,勿为财物伤感情。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求富来不求贵,但求相惜到白头。

   ◎多少财富,比不上夫妻的恩爱和家人的亲情。

   ◎夫妻是缘,子女是缘的结晶,夫妻的悲欢牵动子女的心。

   ◎夫妻若会和,赚钱免惊无。

   ◎容忍缺点、欣赏优点,乃是夫妻相处之道。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就会懂得去爱人。

   ◎夫妻恩爱是给予子女的最好身教。

   ◎儿女在家倚门盼,父母下班莫迟归。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萨!

TOP

慎言

   ◎语言是心的镜子,不诚恳就不传神。

   ◎仁者施惠言,义者重诺言,勇者敢诤言,智者绝谣言。

   ◎莫说他人长与短,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勤俭

   ◎住,不过容身;不过三餐;钱财莫强求。

   ◎怠惰是贫困的制造所。

   ◎青菜豆腐营养好,大鱼大肉不宜多。

   ◎懒惰是生命之果最大的害虫,勤劳则是最佳的肥料。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

   ◎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懒惰是贫穷的难兄难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萨!

TOP

看完一句话

 对照自己

 发现有收获

 ...

  楼主辛苦咯

 



我们要有最__遥远的梦想       和最___朴素的生活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6410

TOP

你的心是满的,又怎么装得下别的东西呢?

TOP

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菩提一女!


TOP

慧的解脱'是要用真理去‘觉世间',并从它解脱出来



TOP

常来听,听心的声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