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ZT]茶诗精粹 (图文版)

[ZT]茶诗精粹 (图文版)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唐 李白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丛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TOP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1)
唐 释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2), 采得金芽爨金鼎(3)。
素瓷雪色缥沫香(4), 何似诸仙琼蕊浆(5)。
一饮涤昏寐, 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6), 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7)。


作者简介: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本姓谢,为南朝谢灵运第十世孙,浙江湖州人。生卒年月不详。他是陆羽的好友,比陆羽年长十多岁,与其结为缁素忘年交。皎然是第一个提出“茶道”概念的人,也是写诗吟酬陆羽最多的人,计有寻访诗三首、送别诗二首、聚会诗六首及联句多首,为后人研究陆羽生平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现有《皎然集》、《诗式》等传世。
注释


(1)“诮”字不是贬义,而是带有诙谐调侃之意。崔石约在唐德宗贞元初任湖州刺史,时皎然居湖州妙喜寺。
(2)越:古代绍兴。遗:读Wèī,赠送。剡溪:水名,在绍兴地区。剡溪茗:唐时名茶。
(3)金芽:鹅黄色的嫩芽。爨(CU?N):此处当烧火讲。
(4)白瓷碗里的茶汤,漂着沫饽散发着清香。
(5)如清凉的雨丝从天而降。



TOP

TOP



六羡歌(1)
唐 陆羽

不羡黄金罍(2),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3)。    
千羡万羡西江水(4),曾向竞陵城下来(5)。


作者简介:陆羽(733-804)又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人称陆处士、陆文学,唐   代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相传陆羽为一弃婴,由西塔寺智积禅师收养。后来他自己   按《易》占卦,得《蹇》之《渐》卦,卦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   ”为姓,以“羽”为名,以“鸿 渐”为字。
  陆羽虽然幼年就被佛门收养,但他不愿学习佛经做和尚。师傅很生气,罚他去打扫厕所,放牛,铲除杂草等脏活累活。可是陆羽很喜爱读书练字,他经常在牛背上以竹当笔,练习写字,读张衡的《南都赋》等。后来因不堪寺院里的清规戒律和苦役,便逃离寺庙到一个杂戏班子当了演员。
  陆羽后来得到天门太守李济物的赏识,资助他到天门附近的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深造,并奠定了他的文学基础。
  唐上元初年,陆羽到浙江湖州居住,闭门读书,自称桑苎翁。结交了释皎然、颜真卿、张志和等名僧高士,经常唱和往还。他还与比他年长很多的释皎然和尚结为忘年之友。皇帝曾下诏书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又任命他为“太常寺太祝”,但他都没有去就职。
  《六羡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念念不忘的。



TOP



琴  茶
唐 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TOP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1),新茗分张及病身(2)。
红帋一封书后信(3),绿芽十片火前春(4)。
汤添勺水煎鱼眼(5),末下刀圭搅曲尘(6)。
不寄他人先寄我, 应缘我是别茶人(7)。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后迁居陕西    渭南。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对人民疾苦了解颇深。他当过杭州和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    书。其作品语言通俗易懂,连老婆婆也能听得懂。他曾在江西省的卢山架岩结屋、开地    种茶。不断的实践,使他既会制茶,又能识别茶叶的质量好坏。在它的诗中,创造了“    别茶人”和“爱茶人”的词句。他是唐写茶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注释:(1)周匝:这里作“完全”讲。这句是说:过去的感情完全是因为向来彼此交往
亲密。
(2)分张:分给。病身:白居易自称病身。
(3)收到书信以后收到了茶叶。
(4)绿芽十片:唐代制茶要经过蒸、捣、拍、烘等工序,制成的茶呈团饼状,又称片茶。绿芽十片即十块团饼茶。火前春: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火前即清明前。火前春即明前茶。
(5)鱼眼:水初沸时出现的小气泡,称“蟹眼”;以后出现稍大的气泡称“鱼眼”。“鱼眼” 是水初沸。
(6)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用具,像小汤匙。



TOP




(一字至七字诗为杂体诗之一种:宝塔诗)
唐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1)罗织红纱(2)。
铫煎黄蕊色(3)婉转曲尘花(4)。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至醉后岂堪夸。  


作者简介: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遭到    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和    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称“元白”
注释:(1)这句是说用白玉雕琢成茶碾。
(2)罗:罗合,用红纱织成的罗底。
(3)铫(音吊):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黄蕊色:指鹅黄般的色彩,形容茶汤。
(4)曲尘:酒曲所产生的细菌,色微黄如尘。这里指碾碎了的茶叶粉末。
花:指茶汤面上的饽沫。



TOP




喜 园 中 茶 生
唐 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TOP



夏 昼 偶 作
唐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TOP



西陵道士茶歌
唐 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1),绿尘愁草春江色(2)。
涧花入井水味香(3),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4),拂坛夜读黄庭经(5)。
疏香皓齿有馀味(6),更觉鹤心通杳冥(7)。


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歧,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文    思敏捷。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监助教。诗词辞藻华丽,风格浓艳。现存词六十余首,    收入《花间集》。温庭筠曾著《采茶录》一书。
注释:(1)乳窦:有石钟乳的山洞。溅溅:水流貌。石脉:石中通水的细脉。
(2)绿尘:指粉末状的茶叶。愁草:人见春草而感怀发愁,因此称春草为愁草但这里的愁草指茶叶。春江色:指茶叶绿如春江水色。
(3)涧花:山涧边生长的花草,这句是说,花落入井中连井水也香了。
(4)仙翁:称西陵道士。霜翎:白鸟的羽毛。这句是说仙翁的白扇用白鸟的羽毛制成。
(5)拂:拂拭。坛: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黄庭经》:道教经名,全称《太上黄庭内景经》、《太上黄庭外景经》,是七言歌诀,讲修炼的道理。
(6)疏香:稀微的香味,指茶叶。有馀味:味道持久。这句是说茶叶的香味,持久的留在齿颊中。
(7)鹤心:即仙翁之心。旧时以鹤为“仙禽”。故鹤心犹“仙心”。杳(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