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潘多拉:一个建筑老板对灾后重建的警告

潘多拉:一个建筑老板对灾后重建的警告

作者:潘多拉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加紧进行,灾后重建工作也将进入规划操作阶段。
  笔者认识一个建筑企业的老板,他也力争要分灾后重建一杯羹。我问他:"这次地震中,一些地方倒塌最多的建筑是学校,大批学生死不瞑目。你是否相信这些建筑都是’豆腐渣工程’?"
  他回答得很干脆:"倒塌楼房的预制板中没有一根钢筋,这还用问吗?别说我是搞建筑的,就是傻瓜也看得一清二楚!"
  我说:"那你们在灾后重建中一定要引以为戒,自觉杜绝’豆腐渣工程’啊!"
  他惨然一笑:"实话告诉你,难啊……"
  我大吃一惊:"这是灾后重建,你们还要建’豆腐渣’!就不怕遭报应吗?"
  "报应?地震就是报应!但是除了地震,又有谁来报应?"他说,降低抗震标准是建筑开发行业的"潜规则",从建筑商、开发商、业主单位到一些参与规划、开发、招投标、建设、监理的人员,往往对此都心照不宣,只要把各个环节都"打点"到位,就不会有人追究。
  他担心,灾后重建中的"豆腐渣工程"可能更多。一是因为大规模、大面积的建设项目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规划、招投标、监理等环节任务更紧张,工作量更大,监管的难度必然更大,这样一来,建筑商、开发商建"豆腐渣"的风险反而更低。其二,建筑商、开发商很清楚,一个地方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很低,同一个地方短期内重复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更低。基于这个判断,一些建筑商、开发商大搞"豆腐渣"只会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心安理得……
  他的分析在逻辑上无懈可击,又符合建筑开发行业的实际情况。天哪,太可怕了。我绝望地问:"难道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吗?"
  他表情轻松了一些:"办法也不是没有,关键是敢不敢动真格。"
  他说,记得九八年抗洪的时候,江西九江长江大堤轰然坍塌,朱镕基总理大骂这个大堤是"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但事后并没听说有人被追究责任。今年年初南方雪灾,通信过程中也暴露出一批"豆腐渣",但也没听说要追究责任。非惩前不能毖后,这一次,如果不想在灾后重建中出现更多"豆腐渣",必须先严惩地震中暴露"豆腐渣",舍此别无他法……
  灾后重建可能有更多"豆腐渣工程"!这是一个良知未泯的建筑老板的警告。有关决策部门、监管部门的官员、工作人员,你们听到了吗?警醒了吗?

TOP

马龙生:抗震级别应成建房第一标准

同济大学建筑系古园林、建筑史老专家路秉杰先生呼吁,有关专业机构灾后应尽可能对房屋破坏程度进行准确科学记录。房屋抗震并不仅仅是结构上的问题,如何使房屋建筑少倒、慢倒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只有记录震后房屋真实情况,供专业研究,才真正不辜负万千人付出的生命代价。(《东方早报》5月25日报道)
  与路教授的呼吁似乎不谋而合,温总理日前也指出:我们将收集这次地震中倒塌的重要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机关等的建筑资料,从这次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为日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仔细想来,对震后房屋进行认真的评价、研究,意义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查清本次地震倒塌或未倒塌房屋的规律性成因,可为此后的规划原则、建筑抗震标准、建材产业优化、施工管理法规的制定或修订提供依据。地震对房屋的破坏,既有因历史条件不同而对抗震要求有所不同,也有技术原因和社会原因的综合作用———地震中倒塌或没有倒塌的房屋,其设计结构、建材材质、施工监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对房子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地震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摧残,这确实令人伤痛。但是地震也对建筑物做出了难得的“破坏性试验”。抓住这样的机会,从中找出灾难的“痛点规律”,是建设部门的一项重要责任。
  其二,有利于形成“抗震级别是房屋第一价值”社会共识,促使业主、银行、保险、建筑商、开发商、设计者在法规的准绳下,形成互相制约的链环,把房屋抗震标准的认同,共同推向一个新高度。
  笔者希望,通过路教授上述呼吁,我们的专业机构此后能对房屋的抗震性能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与把关。如此这般,地震时灾民便不会再这么惨了。
  □马龙生 (北京 职员)



TOP

要杜绝豆腐渣工程

无论何时都要从容自信,没人爱不要紧,只要自己足够爱自己就足以、、、、

TOP

要杜绝豆腐渣工程,先要惩治腐败,那又谈何容易啊!!!???



青云阁的[探索者]玉石工作室,请点击进入  艺术在继承和探索中发展,我们......

TOP

潘多拉:一个建筑老板对灾后重建的警告

都没人管管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