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去伪存真普洱茶——易简文集

去伪存真普洱茶——易简文集


作者:易简

转摘于网络,供学习参考。


君子品茶育德


温润泽众,谓之仁
以茶会友,谓之义
先敬长者,谓之礼
一期一会,谓之信
澄心静虑,谓之智



品茶五戒


利以百倍,戒在贪①
喜新厌旧,戒在瞋②
虚度岁月,戒在痴③
高下相倾,戒在慢④
百味不辩,戒在疑⑤
①贪婪 ②瞋怪 ③痴愚 ④慢傲 ⑤疑惑


品茶小类


野生茶,生于深山大泽、丘陵沟壑,根深密,枝萧疏,叶硬,多有虫咬,雨破之痕,味厚香沉。
有机茶,植于山坡,施有机肥,生产严格控制,根密而不深,枝丛生,叶厚而光亮,味清香。
园茶,施化学肥料,低毒杀虫剂,叶厚色浅味薄。
野生茶,类野雉之味;有机茶,类农家柴鸡之味;园茶,类鸡场饲料鸡之味。园茶,日常之用;有机茶,健康之用;野生茶,可遇不可求。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

(特别提示:不是所有野生茶都能喝,有的品种是有毒的,不能饮用)

TOP

三类一体的普洱茶


在我看来,在云南谰沧江流域,以云南可食用的原生大叶种或中小叶种,或以云南可食用的原生大叶种或中小叶种改进型晒青为原料,以特殊的后发酵工艺生产的散茶和紧压茶为普洱茶。

  1.产地


  云南省澜沧江中下游区域,包括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文山、红河等地。


  2.原料


  可食用的原生大叶种或中小叶种,或以云南可食用的原生大叶种或中小叶种改进型。


  3.工艺


  晒青工艺制作(杀青、揉捻、自然干燥而成的初始茶)。
  4.生熟之分


a.普洱生茶(未陈化或陈化不够,茶多酚的转化率低于50%,残留茶多酚含量约在15%以上就可以认为是普洱生茶),实际上归为绿茶;

b.普洱老茶(陈化到一定程度,茶多酚的转化率超过50%以上,残留茶多酚含量约在15%以下就可以认为是普洱老茶,年份只能做参考),实际上应单独为一类,它不同于绿茶、红茶和黑茶;
c.普洱熟茶,渥堆特殊工序加工(黑曲菌发酵起主导作用),事实上归为黑茶。

现实当中的普洱茶实际上是三类,普洱生茶(绿茶类),普洱老茶(陈化到一定程度的生茶,单独一类),普洱熟茶(黑茶类)。

倚邦中小叶种、腊卡中小叶种应化归普洱茶。

有的云南专家茶人为了经济利益或太过热爱普洱茶,想把普洱茶从黑茶类中独立出来。就找出“黑茶渥堆在干燥之前,普洱茶渥堆在干燥之后,两者的制造方法明显不同。”

其实,无论渥堆在干燥之前或渥堆在干燥之后都改变不了黑茶的本质——黑曲菌在发酵中起主导作用。(只指:普洱熟茶)

传统的普洱茶在长期自然后发酵到一定程度后,与晒青绿茶和黑茶类才产生了本质区别,测茶多酚的转化率和茶褐素的含量可知。

自然陈化的老生茶(陈化到一定程度,茶多酚的转化率超过50%以上)与晒青绿茶(几乎未转化)、红茶(多酚氧化酶主导)、黑茶(黑曲菌主导)才有了本质区别。

普洱晒青的后发酵过程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进行的后发酵过程,是这几种作用的共同结果。

现实中的普洱茶实际是三种茶,普洱生茶、普洱老茶和普洱熟茶,同时也是三类茶,普洱生茶(绿茶类)、普洱老茶(单独一类)和普洱熟茶(黑茶类)。

TOP

茶叶分类的依据


依据:制茶工艺、品质系统性、主要系生化成
分变化程度不同来划分不同茶类


统一分为六大茶类

六大基本茶类的比较(分类方法)

茶 类 特征工序 品质特征 主要品种 属于何种发酵

绿 茶 杀青 清汤绿叶 炒青、烘青、蒸青 不发酵

黄 茶 闷黄 黄汤黄叶 广东大叶青、蒙顶黄芽 后发酵

黑 茶 渥堆 色泽油黑 砖茶、普洱茶、六堡茶 后发酵 汤色橙红

白 茶 萎凋 茶芽满披白毫 白毫银针、白牡丹 微发酵 汤色浅淡

青 茶 做青 青蒂绿叶红镶边 半发酵 汤色金黄 香高味醇 凤凰单枞、铁观音、武夷岩茶

红 茶 发酵 红汤红叶 红碎茶、工夫红茶等 全发酵

TOP

烘青和晒青的本质区别


炒青、蒸青、烘青之所以不能后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

1、炒青、蒸青、烘青的蛋白质和淀粉在长时间高温下已经熟化变性,就像米已经炒熟、煮熟,这样熟化变性后的蛋白质和淀粉主要转化途径就是陈化和腐化,时间长了必然变质,所以国家规定绿茶的保质期为18个月。乌龙茶也经过了高温定型,所以,一般来讲,绿茶和乌龙茶新茶好喝。

2、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由于高温制程,茶叶表面的微生物种群几乎被杀死,所以微生物不会参与发酵。

3、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由于高温制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被凝固钝化不会参与发酵。

总之,由于高温制程,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不会后发酵,而且熟化后蛋白质和淀粉会陈化和腐化,所以要新鲜饮用。


晒青后发酵的根本原因在于:

1、由于低温制程,大部分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未熟化。未熟化的蛋白质在酶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茶汤鲜甜味增加;未熟化的纤维素会分解成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茶汤甜味增加,层次感增加;未熟化的淀粉会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蔗糖和还原糖,茶汤甜味增加。

2、由于低温制程,茶叶表面的微生物种群有一定残留,并且参与后发酵。

3、由于低温制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的活性部分保留参与后发酵,一部分由微生物(主要是黑曲菌、酵母菌、根霉、毛霉)产生的外源酶也参与后发酵。

总之,普洱晒青的后发酵过程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进行的后发酵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水分,水是重要的反应物,但不希望霉菌,特别是灰绿曲美和黄曲霉的生长,所以湿度不能太大。它需要一定的温度,但不能超过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变性的温度。

是高温使得炒青、蒸青、烘青和乌龙茶香气滋味定型,是低温使得晒青保持一定的“活力”,所以制成饼的生茶进入烘房时间过长或烘房温度过高会失活,导致后发酵困难。

后发酵使得普洱茶的香气物质增加,化合物增加,甜味增加,水溶物增加,茶汤厚重,层次感增加。刺激性减弱(茶丹宁被氧化,茶多酚被氧化,咖啡因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形成络合物)。

以上只指普洱生茶自然条件下的后发酵,不包括熟茶。 普洱熟茶的后发酵黑曲菌、酵母菌起主要作用。

普洱生茶后发酵的关键是,控制灰绿曲霉和黄曲霉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黑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的活性恢复,促进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的水解(如不水解,蛋白质和淀粉变质后会有难闻难喝的味道),适当非酶促氧化(一般氧化)。

普洱茶的丰富性来源于后发酵方式的多样化,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有一部分微生物是厌氧菌,需要在缺氧或氧气稀少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散茶不压饼,时间长了,非酶促氧化(自然氧化)过度,会导致茶味变淡,茶气减弱。而且,因为没有经过厌氧菌发酵,茶味的丰富性不如饼茶。

普洱茶在一定时间内越陈越香,

一、与云南大叶种,包括原生中小叶种,茶多酚、儿茶素和水浸出物较其它种高,内质丰富,有利于后发酵有关。

二、与云南澜沧江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

1、适宜茶叶生长的红壤。

2、茫茫原始森林包围下的自然生态环境。

3、高海拔、低纬度导致的日夜温差大,年均温差小,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糖类是形成其它化合物的关键,所以澜沧江流域生长的云南大叶种,包括原生中小叶种,茶多酚、儿茶素和水浸出物较其它种高,内质丰富,有利于后发酵。特别申明:名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要比云南大叶种,包括原生中小叶种高,所以也很好喝。乌龙茶的高级香精油较其它种高,好茶可不止普洱。

三、与简单原始的晒青工艺有关:

1、低温制程使大部分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未熟化,有利于酶促水解。

2、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茶叶表面微生物种类的多样化,低温制程使微生物种群部分得以保留。

3、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环境微生物的自然接种,低温制程使微生物种群部分得以保留。

4、晒青干燥过程保留了茶叶的“活性”。

四、与传统的蒸压成型工艺有关:

1、短暂的蒸软过程,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水分,唤醒了生物酶的活性。

2、压制成饼,使得厌氧微生物参与后发酵,同时避免过度自然氧化。传统石磨饼,不紧不松,当需氧微生物发酵到一定程度,茶饼内部会缺氧,厌氧微生物开始发酵,发酵一段时间后,氧气又进入茶饼内部,需氧微生物又开始发酵,交替循环。


传统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原理复杂,但是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际只用注意一下温湿度就可以了。有的地方天然就是普洱茶后发酵的大茶仓,只用避光隔异味就行了。常年太干太湿的地方就要注意一下。


中国有好茶,其它国家也有好茶。有好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普洱茶。有人喜欢喝一种、有人喜欢喝数种,有人唯茶是喝。没有一种茶可以独霸天下,自己喜欢就好。


我曾经拿龙井、安溪铁观音、烘青、蒸酶、普洱晒青做过试验:每天用雾化器润湿茶叶表面,然后风干。即使在所有茶叶都不发霉的情况下。经过三个月,龙井、安溪铁观音、烘青、蒸酶都会有蛋白质腐化的味道,而普洱纯晒青会轻微发酵,味道略好于前。普洱晒青(进过烘房的)会有轻微蛋白质腐化的味道,也会轻微发酵,烘的时间越久蛋白质腐化的味道越明显,发酵越不明显。

以上内容如有失误,请各位茶友指正。对普洱茶后发酵的科学探索才刚刚起步,错误肯定不少。


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食品成分中比较复杂的营养素,具有精密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简单的说蛋白质在70~80度时就会开始变性产生凝固,这叫做热变性.

蛋白质的热变性具有很大的温度系数,在等电点时可达600左右,即温度每升高10℃,蛋白质变性的速度是原来的600倍。

TOP

干仓与湿仓

气温18度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5%,3天就会发霉。真正湿仓
气温18度以上,相对湿度超过75%,14天就会发霉。接近湿仓


相对湿度70%以下,再长时间也不会发霉,真正干仓。
陈化时间长,茶气足,真性在。
海浪坚持得没错。


相对湿度75-85%,过渡仓。
控制得好,陈化速度快,不发霉;
控制得不好,陈化速度快,少部分发霉;


石昆牧“我有大量儲存在,年平均相對溼度70%左右,年平均溫度攝氏25度左右............這些濕倉茶!!”

实际上是过渡仓,在控制得好,不发霉的情况下,陈化速度快,口感好,汤色好,茶的真味略损(如果控制得好,几乎感觉不出来);

在控制得不好,少部分发霉的情况下,陈化速度快,陈香足,口感好,汤色好,茶的真味部分略损失(感觉明显)。


再有一点,人最适宜的湿度是55%


我有一饼2002年当时台联为楚雄仁恒化肥有限公司制作的纪念茶,用的主料是临沧料,当时非常苦涩不能入喉,我每隔几个月就品尝一次,一直到06年初都很苦涩,就放在家里(楚雄,干热河谷气候),到07年六月拿出来喝,苦涩味很淡,会甘生津,有一点陈味,挺好喝,一个月左右我就把它喝完了。


干仓与湿仓问题实质上是微生物后发酵和霉变之间的关系。在指定温度下,湿度起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的地方,今年的最高温度和以往的最高温度相差不会太大,只要注意最高温度时的湿度是不是超过了霉变指数所要求的温度就知道普洱茶在当地自然保存会不会发霉。如果会就要除湿。在湿度过大的地方(>85%)即使放在家里也是湿仓。


普洱茶的后发酵有部分属于酶促水解,需要水分,太干燥的环境不利于水解。

参与发酵的每一种酶,每一种微生物,每一种霉菌都有适宜它们生长的温湿度,控制好温湿度时普洱茶保存的关键。干仓与湿仓、自然仓都是模糊的说法,准确的是在什么样的温度、湿度下,保存多长时间,普洱茶不会发霉,而且又有利于发酵。

这里的数据是在不通风的条件下测得的,而且放在厚纸箱中和保持笋皮包装也有调节湿度的作用。下一步应该测测在一定温度、湿度、风速下,灰绿曲霉和黄曲霉的生长速度,再和大家探讨。由于刚开始测数据,有些方面不严谨,会有一些失误。希望大家多提意见,诚谢。

普洱茶后发酵有水解作用,需要水分,太干燥也是不行的。

所谓“干仓”不是绝对的干,平均在55%-70%就很好。

在实验室中,茶样处在空气相对静止情况下,恒温恒湿,所以长霉较快,属于极端情况。在现实中,环境湿度高于茶体湿度,茶叶就吸湿;茶体湿度高于环境湿度茶叶就放出水汽。茶叶本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笋皮、包装纸或纸箱会减缓水汽的交换,所以,常常茶体的湿度要小于环境的湿度。这种“呼吸”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机会,一冷一热,一干一湿,有利于普洱茶的后发酵。

普洱生茶后发酵的关键是,控制灰绿曲霉和黄曲霉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黑曲霉、根霉、毛霉,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的活性恢复,促进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的水解(如不水解,蛋白质和淀粉变质后会有难闻难喝的味道),适当非酶促氧化(一般氧化)。

普洱茶的丰富性来源于后发酵方式的多样化,是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各地的大气压、空气含氧量、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导致普洱茶后发酵中酶促氧化、非酶促氧化、湿热作用和微生物发酵各种发酵方式对普洱茶后发酵的贡献不同,仓储后产生很大的差异。在沿海地区,空气较湿润温度较高,微生物作用强烈一些,转化较快。在云南温湿度相对温和,微生物作用弱一些。在西北,相对干燥,转化慢一些。只要是主要有害微生物灰绿曲霉和黄曲霉类没有生长,俗称的没有“发霉”,在哪里保存都可以,就算是放到非洲也行,在茶叶没有坏掉的前提下,各地保存有各地保存的风味。

普洱茶后发酵方式的多样化,导致普洱茶滋味香气的丰富性。我个人也喜欢多元化的价值观,不因自己的偏好就否定别人。六大基本茶类中,只要是干净卫生的都喜欢,外国的也喜欢。我不会由于自己偏爱某一类茶,就觉得其它茶不好。品绿茶的清香清爽,品乌龙的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品红茶的芬芳浓强,品白茶的自然甘爽,品黄茶的甘凉馥郁,品黑茶的温和陈香,品普洱的层次丰富韵味悠长。每类茶都有鲜明的优势,也有一些不足,不用用自己的优势去比别人的不足。
由于实验室和现实环境有差距,数据会有一些出入,大家参考就可以了。

有兴趣的茶友请把自己的实践告诉我,大家交流,便于去伪存真。

再次申明,由于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失误在所难免,请知道的茶友指正,最终找到正确的结论。
数据不准确可以再测,但用数据说话应该是茶叶研究的正确方向。从积累经验到科学实验再到建立数学模型,是茶叶加工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香港、澳门和广州天然倉存储的普洱茶特别是香港老仓陈化快,陈香突出,确实是一优点。
很多人也是从港仓了解普洱老茶的,但我觉得可能有先入为主的错觉。

在昆明存放的普洱茶陈化慢,但是茶的真性突出,你甚至还可以喝出是那一地区的茶。

我是云南人,但我不认为放在昆明陈化的普洱茶就是最好的。也不认为在香港、澳门和广州天然倉存储的普洱茶是最好的。

只要不长有害霉菌,我认为放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风味。即使不放在中国,放在非洲也许也不错。

TOP

普洱茶的洗牌与分化

随着普洱茶恶炒的渐渐冷去,象04、05年只要做普洱茶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生意冷清、成交量萎缩,市场开始强烈洗牌。

普洱茶市场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台地茶和名山古树茶明显开始分开。台地茶的品种主要是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选九号、佛香1、2、3号,植株矮化,品种单一,亩产量大,可以满足大众消费,但满足不了品饮的要求。

名山古树茶少数民族长期对野生茶树观察、选育和驯化的结果,是非常优良的农家传统品种。口感香气差异大,生态环境生长,耐泡、变化丰富层次感好,香气滋味和谐,文化历史悠久,是品饮的上品。(一般优质农产品都以产地命名,名山古树茶也会走上这条路,例如:依邦曼松王子山贡茶,景洪大勐龙勐宋甜茶、景迈古树茶)

熟茶一般都是用次一级的原料做成的,比起生茶来,它的健康保健作用更明显,色泽红亮而不艳,减肥效果明显,是时尚女性消费者的首选。作为品饮和收藏实无必要,还是喝掉吧。

台地茶的好坏看拼配,古树茶的好坏看纯料看季节,熟茶的好坏看工艺。

减肥保健喝熟茶,大众消费买台地茶,品饮收藏买名山古树茶。

有的厂家把台地茶和拼有古树的台地茶买出天价,真相始终会被消费者知道,当消费者觉得不值得时,实在是在自毁品牌。

台地茶茶农卖20-60元一公斤,厂家批发在60-120元一公斤,名山古树茶在200元一公斤以上,茶农、厂家、消费者都能承受,普洱茶产业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红印、老七子饼、老下关沱(我小学的时候,家父在下关工作带回一些沱茶,由于太苦涩无人喝,放在工具箱里,普洱茶热的时候找出来的)、从青海找回来的老生茶、康巴活佛放在房梁上的百年老茶(西康地区,藏族翻修或建好房子后有的会放一些茶饼在房梁上),这些老茶给我的感觉是汤色漂亮,陈香,甘醇和谐,但不见得比今年的名山古树来得变化丰富、香气高扬、层次明显。在我心里始终觉得象勐海茶厂老的7542,这种台湾人返销的台地老生茶其实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好,其中暴利和虚假宣传的成分要多一些。也许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心理的暗示。

云茶要发展,绝对不能走少部分台湾人走过的路(疯狂过后只剩空虚,台湾普洱茶市非常低迷),确定好长期稳定发展的路,确定消费层次和价位。熟茶和台地茶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月收入千元的普通人可以轻松消费(原来的台地茶就是大众产品),名山古树茶主要面向品饮级消费者。

疯狂过后,大家冷静地想一想,台湾人、香港人、广东人可以带着赚来的钱抽身而走,可数十万茶农呢,云南三千多个厂商呢,怎么办?山还在,水还在,茶树还在,消费者不在。暴利和谎言最终将摧毁云茶产业。

老茶就那么好吗?老茶确实好,但是要古树原料做的老生茶,台地的确实很一般,不如古树新茶。

古树新茶就不好吗?看产地看树种看纯料,有的并不比老茶差,甚至感觉更好。景迈之香,易武之和,班章之霸。

台地茶就不好吗?满足大众需要,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

熟茶又怎样呢?发酵好的熟茶,红、浓、透亮、回甘。作为保健挺好,不过不要喝太多,会导致钙流失,而且有微热。

需要说明的是:台地茶是专家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本身非常好,可为什么只能做中低端茶呢?原因是台地茶为了提高产量,采取密植法,需要施肥。没有森林隔离带,容易发生大规模病虫害,需要喷洒农药,导致茶质较薄。其实,不盲目追求亩产量,以一定密度合理种植,再种植森林隔离带,少施化肥,施农家肥,把茶园建设成生态茶园,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选九号、佛香1、2、3号、紫鹃等优良品种一定有优异的表现。品种是好品种,可惜没有好好养。

以上也只是妄想,追求经济利益才是根本,所以还是要密植、施化肥,打农药。

只不过在这里表达一下对老专家们为了祖国茶产业复兴无私奉献的敬意。

TOP

科学缺位,普洱茶迷失在概念和文化中


我觉得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天然产物化学、毒理学、酶工程学、食品工程学等相关科学的缺位,导致很多人对普洱茶的错解、误解,有的人任意拔高,有的人大肆贬低。求真务实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可让人信服的数据,是目前普洱茶所欠缺的。希望大家不要迷失在概念和文化中,有时也能从科学的角度,从可以验证的确定因果关系角度去看看普洱茶的真相。

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靠的是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优质产品。对普洱茶后发酵的本质了解,对茶叶加工工艺制程的精通,对后发酵的高度定向控制,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去伪存真,才能让消费者认同,普洱茶产业才能走上正轨。大家不再迷信一小部分台湾人和香港人的文化炒作,从茶学的基本常识看,就能明白真假。

虽然喝茶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但茶的品质决定于原料、工艺、生物技术和保存条件。在良好质量的基础上,才能谈其它东西。

没有科学的文化是瞎子。没有文化的科学是跛子。

TOP

七品普洱茶


一、香 二、味 三、水性 四、喉韵 五、生津 六、炁 七、神韵


一香 同庆老号圆茶、早期红印圆茶——香于九畹芳兰气 圆如三秋皓月轮(诗出宋•王禹称)
同庆号圆茶、绿印圆茶、红蓝内飞鼎兴号圆茶——林高味浓酽 樟香世所无(当代•易简)
白针金莲散茶、7562砖茶——十年一瞬转青叶 淡留荷香润心脾(当代•易简)


二味 甜……来自糖分 淡然甜意 清雅纯正
蜂蜜甜 甘蔗甜 油腻甜
苦……来自咖啡碱 舌尝苦意 喉韵回甘 提神醒目
涩……来自茶单宁
苦底——云南省中部 勐库 勐弄 凤庆(凤山)
涩底——云南省南部 思茅 西双版纳
酸……来自茶叶发酵过程中的酸败 (不好)
水……由于新叶“走水”程序被“捂” 稀弱 败坏 不新鲜之感
无味之味……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之禅境


三水性 滑……如细纯豆浆至柔之感 熟茶水性多醇滑
化……若好酒入口即化 由于时间久远溶化了万物却依然澄澈
活……似清泉跃动之生命感
茶汤影响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量
有氧和二氧化碳谓之活水,无则谓之死水
干仓普洱生茶(已陈化)活感强 重发酵重霉变普洱茶几乎无活性
砂……仿佛喝完红豆汤口中留下的浓砂感觉
陈化后悬浮物增多而有砂感
熟茶砂感强 生茶砂感弱
厚……溶解物多、浓度高可感觉到厚重
薄……可溶物少或溶解物少茶汤浓度低
利……溶解了刺痛味蕾的化合物


四喉韵
甘……仿佛吃完橄榄后喝凉水 苦尽甘来或涩尽甘来
润……如喝完蜂蜜水
燥……若劣酒之炙喉


五生津 口腔三大主要腺体
两颊生津……腮腺分泌 强刺激、口水多
舌面生津……颌下腺分泌 中等刺激、缓和细致
舌底鸣泉……舌下腺分泌 极弱刺激、持续安详


六炁
炁……道家曰:“无火谓之炁”
生物能或神经能由有机锗引起(从邓时海说)
有机锗也叫“人参素”灵芝和人参中含量比例最高
有机锗易将氢游离子排除体外,保持体内氧;易和重金属阳游离子结合排除体外,有净血功能。
有机锗难溶于水,和多糖结合后才易溶于水。所以长时间陈化普洱茶有利于有机锗生成,炁感强。


七神韵 茶禅一味 琴道一体 山水清音 至乐简易



TOP

以上文字作者为:易简

转摘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TOP

去伪存真普洱茶——易简文集

谢谢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