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金刚经研习班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说实在话,我对这一品完全不通,不得要领。我无法理解世尊所说之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同于一身,又如何从同于一身之五眼转到过去心、现在心与未来心。

不过,如果将这眼与心连起来,倒是我等日常经常言说的一个词儿:心眼。每有长者智者告诫说:遇事要多一个心眼啊!莫非与此有关?至此,我又会联想一个在我脑海里常存的问题:我们的民间,我们的传统里,那些神秘的文化内涵,我们知晓几许?

或者可解为,多个心眼就是那些除肉眼外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有种说法是肉眼看表面世界,所谓肉眼凡胎,天眼看宇宙无形,慧眼观空,法眼见平等,佛眼现慈悲。其实这些都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心念。可这心念又不可得,一念接一念,念念相连,不可执着于一点一时。

难道此品是要透过眼见色世界、空境界、平等观、慈悲观,而心又不可执得?

此品之标题,一体同观之观,该也是个字眼儿,让人思考看、见、观三者之区别。肉眼能看,天眼能见,慧眼、法眼、佛眼能观是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这一品,跟前面第八品之“依法出生分”的内容相同,何以要转为“法界通化”的标题呢?当年之昭明太子又是如何理解佛之口授的呢?

世尊只是要大家真正理解一下世间福德的空性,以财布施,得世间福报,可此福德也只是无实之物,虽多也无。昭明太子的“法界通化”,我还是不得其要领,谁能为我解之?

要有福德方得大智慧,如何有福德?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财施、身施、无住施。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Q1:如何见佛?有具足色身之佛吗?
Q2:如何见如来?有诸相具足之如来吗?

其实这些本不是问题。一来我们并不想见佛,看佛站在面前有什么好玩儿?念这《金刚经》,品这《金刚经》,最多也只是想自己心灵得一个宁静,又不是想念到一个佛突然立在你面前。

如来要见吗?如来不就是一个文凭吗?如来也是一个空的玩意儿,一个红本本的文凭儿拿到了,人还是那个人啊,如来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是要你见诸相非相的,又如何有一个如来相见呢?

所以,我体味这品是,连佛与如来都要抛开才是。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回顾后十六品以来,此经仿佛是在重复前十六品之要义与内容,这一品就如第七品之“无得无说分”,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但这一品里有新句子,就是关于众生,所谓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其实也就是前面的四相皆无,边我人众生寿者都无的,当然是众生也无,也就是非众生了。只是现在,世尊越来越彻底地要去掉一切前面所暂借说法的依凭,就象在黑板上一点一点地擦除痕迹,让我等最后归于到那一片净土之中。还有下面一品,无法可得分,亦是如此重复地,反复地擦去所有痕迹。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此品亦是再次重复,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